邓州市人社局:打好高温维权“组合拳” 织密劳动者权益“防护网”
入夏以来,邓州市持续遭遇高温极端天气,最高气温屡破40℃大关,户外及高温作业劳动者面临严峻考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邓州市人社局主动担当、精准发力,创新推出“政策落地+人文关怀+执法护航”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高温下的坚守者撑起权益“保护伞”。
一、政策执行“不打折”,确保高温津贴“应发尽发”
高温津贴是劳动者的“应得福利”,绝非可有可无的“额外恩赐”。我们严格执行政策标准,明确用人单位在日最高气温35℃以上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以下时,应当按每人每日15元标准发放津贴,发放周期覆盖6月至9月。同时划定“三条红线”:一是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冲抵最低工资和正常工资,杜绝“以贴代薪”;二是必须以法定货币发放,严禁用清凉饮料、购物券等实物替代;三是企业不得因发放津贴降低原有工资水平,确保政策红利一分不少落进劳动者口袋。
二、工时管理“讲科学”,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科学统筹生产与健康,指导用人单位建立“气温-工时”动态调整机制。一是灵活错峰作业,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安排高强度劳动,推广“早晚干、中午歇”的轮换模式;二是优化劳动强度,对无法错峰的岗位,通过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增加休息频次等方式降低劳动负荷;三是坚守“红线标准”,当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时,一律叫停室外露天作业,坚决杜绝“高温硬扛”现象,从时间安排上筑牢安全防线。
三、服务保障“全方位”,让人文关怀“润物无声”
从硬件设施到特殊保护,全方位改善高温作业条件。一方面,督促企业配齐防暑物资,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充足的降温饮料及藿香正气水等药品,让“清凉”直达岗位;另一方面,强化特殊群体保护,明确禁止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高温作业,建立“一人一档”健康监测机制,用细致关怀彰显政策温度。
四、执法监督“动真格”,为权益保障“撑腰壮胆”
构建“多方联动+快速响应”的维权体系。联合应急、卫健、工会等部门,聚焦建筑、交通、环卫等高温作业集中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违规企业“点名曝光+从严处罚”。同时畅通维权渠道:拨打0377-62287009即可投诉高温津贴发放问题,劳动仲裁机构实行“快立快审快结”机制,中暑认定为职业病的可申请工伤认定,让劳动者维权“少跑腿、好办事”。
高温无情,人间有爱。邓州市人社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推动高温权益保障政策落地见效,让每一位在烈日下坚守的劳动者都能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清凉”和社会的尊重。
(邓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王探 薛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