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线上线下齐发力 就业服务再升级
南阳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掀起一季度就业服务热潮

时间:2025-04-01 来源: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为抓手,聚焦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全力促就业、强保障、惠民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开展线下招聘活动125场,线上招聘活动142场,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7.8万余个,达成意向3.3万余人次;协调返岗专车专列101趟次,合计运送6453人次;推介创业项目35个;为企业和劳动者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02.79万元。

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

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就业困难人数1632人,走访企业541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8场,1357家企业提供25287个就业岗位,初步达成意向6629人,帮助102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在聚力推进上求实效南阳市人社局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高度重视,将此次就业援助月活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本年度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切实为全百姓谋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确保就业援助月活动扎实推进,组织召开了专题部署会,及时下发了就业援助月活动相关通知,统一思想认识,精心部署安排,明确就业援助工作的责任分工、目标要求、开展步骤、具体措施等,确保任务有人抓、工作有人干,部门之间能够积极协同配合,有力保证了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化宣传引领,在营造氛围上求实效。南阳市人社局将就业援助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努力在取得全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上下功夫。南阳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提前发布了就业援助月活动公告,及时营造了全市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援助就业困难群体的良好舆论氛围,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南阳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市就业援助月活动进行了报道。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就业援助月活动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形成积极健康的援助活动舆论导向。活动期间,共发放就业创业宣传资料50000余份。三是强化精准施策,在援助工作上求实效。充分调动和聚焦街镇乡、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力量,以摸清底数、精准帮扶为目标,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覆盖全257个乡镇(街道)公共就业服务站所,对本辖区援助对象进行了入户走访,做到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1632人。坚持对每位援助对象的个性化就业服务,尤其对零就业家庭指定专人负责,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岗位到人、补贴资金到手、就业服务到家,促进其主动就业、稳定就业。组织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搭建求职平台,集中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对接高效率。四是强化工作作风,在跟踪回访上求实效。加大就业服务保障力度,采取走访入户、电话访问等方式实施全面回访,对已实现灵活就业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了解其就业现状、适应情况、满意程度、意见诉求,对未就业的困难人员,工作人员及时告知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其主动就业并申报社会保险补贴,积极兑现各项扶持政策。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现场设立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一条龙”免费服务窗口,为就业困难人员和企业提供援助服务,开通绿色帮扶通道。先后为企业和劳动者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资金102.79万元,为14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32万元,助力企业蒸蒸日上“贷”动更多就业

深入实施“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活动

“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活动启动以来,全市人社系统结合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聚焦重点帮扶对象,围绕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集中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让广大用工企业与劳动者沐浴到和煦“春风”,感受到人社温度。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开展线下招聘活动101场,线上招聘活动96场,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3.3万余个,达成意向2.2万余人次;协调返岗专车专列101趟次,合计运送6453人次;推介创业项目35个;为企业和劳动者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02.79万元。一是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提高参与积极性。广泛宣传“春风行动”,通过新闻媒体、南阳公共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等在全市开展宣传,着力做好务工人员在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方面最关乎自身利益问题的政策宣传;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就业中介机构等场所进行宣传,努力提高活动知晓率;各级人社部门开展对本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农村务工人员外出就业情况调查、适龄劳动力情况调查、返乡农民节后就业需求调查,为活动做好准备;在县区、乡镇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就业服务站专门设置了“就业服务窗口”宣传“春风行动”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引导劳动者持续关注“春风行动”并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二是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按照“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等多种形式招聘活动要求,通过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将“春风行动”等招聘服务活动开到广场商圈、乡镇集市、乡镇(社区)综合业务大厅,确保把企业岗位送到求职者家门口,实现周周有招聘、送岗到身边。活动中,市人社局联合市残联走访爱心企业,征集低门槛、有保障的岗位,对困难群众实施就业援助;唐河在全县30个公交站设置“春风行动”招聘服务信息展位,成为春节期间一道保民生暖民心的“招聘”风景;宛城区依托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将招聘“大篷车”开进乡镇社区,以其贴近群众的服务方式受到欢迎;早安排、早部署,春节后第一天,镇平就举行大型招聘会,全力稳就业、保用工;方城组织30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会,提供3万余个岗位,规模空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同向发力办好春风行动,促进各类求职群众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做好返岗复工服务保障。春节后,各县市区开展了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活动。在各就业服务站设立了专门窗口,提供就业信息,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开展“劳动维权”活动。切实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的服务工作,建立长效的服务机制,维护零工的合法权益,各街道办布置人社所、社区就业服务站利用春节前后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的重要性。四是织密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全市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一线,精准服务、主动服务,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三送”活动,以及辖区企业需求清、就业底数清、服务举措清“三清”服务。持续开展零工市场服务,利用零工市场发布零工信息,因地制宜设置零工招聘专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动劳动者技能增收。积极强化劳务协作,提升公共就业水平。如技师学院到鼎泰高科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与鼎泰高科建立院校学生跟岗实习、教师和企业技工交流锻炼等校企合作机制,组织63名学生到鼎泰高科跟岗实习,为鼎泰高科输送员工90余人,带领鼎泰高科人事主管赴西安、郑州等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为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10余名,推动人才链、技术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全力支持企业稳岗生产。

全力推进“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

先后与南阳医专、南阳师范学院等单位合作,举办了“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活动在2场线下招聘活动的基础上开通了10场直播带岗活动,汇集了北京、上海、浙江、新疆等550多家企业,近2万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300个,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有效破解了“难就业、慢就业”困境,助力高校毕业生群体“好就业、就好业”,助推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不断完善招聘网站简历投递、视频面试、在线洽谈、在线签约等“一站式”服务。推广和应用直播带岗服务模式,完善直播带岗功能,提升就业服务效能。开展“人才一刻”线上直播带岗活动,累计发布招聘岗位1.1万余条,涉及大数据、新能源、光电、数控机床等多个专业,累计观看、浏览人数超过100万人次。二是积极开展线下招聘活动。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聚焦17个市级重点产业链及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能源汽车、轻工纺织等7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人才用工需求,建立对接联系服务机制,摸清空岗结构和人才引进计划,因地制宜组织各类现场招聘会,会同高校开展访企拓岗等活动。同时面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等重点行业,开展行业性专场招聘活动。在高校毕业生较集中的区域和时段,加密招聘场次,促进精准对接,开展区域性专场招聘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多样化就业创业服务。组织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配套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求职咨询、职业指导等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和积极向上的就业观。组织毕业生走进企业、走进基层开展实地观摩、职业体验、模拟实训等活动,增强职业认知。持续推出线上政策宣讲和就业指导微课或直播课,提升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积极推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加强针对性就业服务

 

就业促进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