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时间:2024-12-23 来源: 阅读次数:

“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2月23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南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场,介绍我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及《意见》有关精神,南阳市坚决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加速推进南阳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进程。今年1至11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34%,全市就业格局大幅优化。


聚焦重点群体,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累计接收高校毕业生5.3万人,主动为2.83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311”服务(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介、1次职业指导、1次就业培训或见习服务),助力2.55万人成功就业,帮扶就业率89.92%。充分利用“春风行动”等时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后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98场,提供就业岗位15.88万个,签订就业协议3.22万个。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办市场经营主体29.36万个,带动就业147.42万人。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人一策”援助计划,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兜底帮扶,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4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聚焦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在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平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4979个村(社区)就业服务站全覆盖,通过“南阳智慧就业平台”累计采集387.58万名适龄劳动力基本信息,先后发布4249家企业386个职业工种的岗位需求25.27万个,大口径畅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匹配渠道。加速推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围绕“提技能、稳就业、优智慧”三个方向共梳理31个一级项目和205个二级项目,累计争取地方配套资金2.3亿元,涵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载体建设、专题活动开展、特色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工作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建成“诸葛英才”综合性人力资源产业园,先后吸引省内外19家企业入驻,围绕人才招聘、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方面,重点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聚焦人才引育,持续提升就业辐射带动

将“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重点产业链招才引智等高层次人才引育活动结合起来,先后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68场,为各类人才提供岗位8.2万个,全市累计延揽大学本科以上人才2.07万人,签约人才项目92个,柔性合作顶尖人才45人次,招才引智工作位列全省第二。先后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高层次人才430人,同步为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业服务保障,通过高质量的就业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先后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人才3281人。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聚焦培训评价、持证、就业、增收4个环节,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大幅拓宽技能人才就业渠道。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3.0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4.9万人、高技能人才13.73万人,并成功组织南阳市第一届“牧原杯”职业技能大赛,全市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氛围持续浓厚。


聚焦社会保险,持续加强就业兜底保障

通过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累计为全市2.26万家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1.5亿元,为2.88万家单位减征工伤保险费7650万元。利用“免申即享”办理模式,累计为7385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870.61万元。通过“一减一返”,持续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大幅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省社保经办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社保服务网点已全部覆盖全市248个乡镇、4838个村,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社保服务,不断提升就业服务保障水平。